close
諾.jpeg 

近日閱讀 [ 諾貝爾得主的深刻反省:東亞教育,浪費了太多生命]這篇文章


讓我重新翻起了國高中的日記,

也想起了一些關於那青澀年代的無助之聲,

這裡一併紀錄。


從國中開始就深深覺得台灣教育的方式

只能讓擅長考試的孩子得到益處....

他們正是這個體制下的既得利益者....

而有多少孩子因為不擅長背誦跟考試而讓特殊的才華埋沒了呢?



但為了在現實與理想間平衡拉扯不得不活在這個體制
我至今仍不斷思考現有體制與理想到底可以怎樣更完善地結合

啟發孩子思想、不只專注於背誦或標準答案、開發並發現其他的潛能

 


我要說:「東亞教育,浪費了太多生命。」
 
有多少高中生、大學生讀完書以後連自己的優缺點都列舉不出來?
又從何而論自己想要什麼?
適合什麼樣的生活模式?
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模式?
 
 
前年,參與政治大學 AIESEC 青年影響力論壇
有位大約四五十歲的經理在演講台上分享,而我坐在底下
他說:
「現在的教育對不起我們青年,因為在二十年前我讀大學到現在,
我們的教育一直沒改變,但我們身處的環境卻不斷在改變。」
 
 
過往三十年,台灣進入工業時代,急需大量單一性且正確率極高的人才。
所以我們的教育注重從選擇題裡挑出所謂的「正確答案」。
藉這種教育方式,訓練那個時代需要的高精準性工業人才,
電子、電機科系也因此變成台灣教育系統裡的含金量最高的科系。

直到今日其實各種社會的運作也是需要工業撐起來的

 
 
而在過去幾年,台灣已經進入服務業時代,
我們需要的是多元性的人才,而不只是正確度極高的人才。
但我們的教育仍然是用二三十年前應付工業時代的教育模式來證明,
只有成績好、考試錯誤率低才是我們需要的人。
 
 
而我們的長輩正是受這種教育一路走過來的,
他們認為這種教育在過去對是可行的,
所以也就能用同樣的教育教導我們的後輩應用於未來
一代傳一代、一代教一代....
 
 
 
近幾年,全世界都進入了大數據時代,
我們需要的是多元、具獨立思考、深度分析、具數位化能力且有想法的人
但我們仍然在用工業時代的方式教育著我們的下一代
一代傳一代、一代教一代,這個一來一往,落差相近四十年!
 
 
我們不斷地用「過去的經驗」教導「現今的我們」如何「面對未來」
 
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卻很多人都還大夢未醒
講這麼多,不是要我們都放棄前人遺留下的經驗,
而是過去的經驗可以參考,但你要隨著時代變化調整你的步伐。
 

 
我們的教育體制,讓多少學生厭惡學習、厭惡閱讀
且漸漸失去閱讀艱澀且長篇文章的能力?
 
 
只要提到讀書,孩子們就愁容滿面聯想到乏味的教科書。
但,為了好奇心、求知慾而學習不是本該是件開心的事嗎?
從什麼時候開始,受教育、閱讀變成一場大災難了?
 
 
現今,人們沉浸於有趣、好玩、搞笑空洞的訊息,
而不是沉浸於能提升好奇與認識世界的信息。
這不知是好是壞?
 
 
當你被教育的笨笨的、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獨立思考與批判
政府與越聰明的人就越容易操控你們
因為到時的我們,沒有想法,只是人云亦云的人們...
 
 
最後,在台灣有一個優點:
就是每個人都一模一樣,你只要比別人有想法一些、
比別人好奇心多一些、比別人不一樣一些,你就走在前頭了(反諷)
 
 

這就是我們目前的教育...

但我有漸漸看到它在轉變的過程

 
感嘆....



文章連結:

http://wonder4.co/2015/08/%E8%AB%BE%E8%B2%9D%E7%88...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TT881 的頭像
    LTT881

    非典型力量的藍海策略

    LTT8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