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jpg 

找工作就像申請大學,

當你對這間公司不了解、產品服務不了解、營運狀況不了解;

就像你去申請一間大學,卻不知道它的主力科系是什麼。

你甚至不知道這間學校它的營運狀況如何,是否會讀到一半突然倒掉。

 


當你找工作,如果只是隨意看看公司百大排名甚至是資本額就進去工作了;

那就好像,今天的你看了大學排名或是網路鄉民推薦就去讀了。

但你不了解自己讀的大學優勢在哪,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

換言之,你了解你的公司嗎?你了解自己要什麼嗎?

 


當有一個職位看起來光鮮亮麗

但你不知道這個職位的內容究竟在做什麼,

也不曉得要擔當這個職位需要什麼能力;

這不就好像你讀了一個看起來光鮮亮麗的科系,以為未來就會因此不同,

但你甚至不知道畢業於這科系的門檻或技能有哪些,就去讀了。

你知道你在讀什麼?

你知道你在公司裡做什麼嗎?

 


當你找工作,很多人都考量到選在住家附近,只因為可以省較多的錢,

卻沒考慮到周邊學習資源以及自己的產業領域適不識合這個地方;

就好像,為了省錢而讀了一間資源偏少、科系偏少、地域也偏遠的國立中後段大學,

又或者為了省錢讀了在家附近的私立學校,

雖然四年省了一些錢,但四年的差距影響著很多人。

年輕人,你是要省錢學少一點還是先去適合你學到「最大值」的地方蹲個幾年?

 

 


工作中的跳槽,就像大學轉學考。

你要重新適應一間公司的團隊成員,

就像你轉學要重新認識班級成員、重新適應老師的教學方式、重新適應系所規定。

你累積了足夠的實力了嗎?憑什麼別人要你?

你轉過去的理由跟原因是什麼?跟你的生涯規畫有關嗎?

你為什麼捨棄了原本的學校(公司)?你能接受這些無形成本嗎?

 


過不了試用期,突然被裁員了;就好像大學的二一、三二。

你確定自己夠努力了嗎?還是都在混;

你確定自己的基礎打穩了嗎?還是都在打發時間;

你確定自己找到目標的嗎?

還是總是三心二意,什麼都想做、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摸、什麼都想玩。

 

 


找工作就好比申請大學;

你需要的究竟是什麼?

你的個人特質是什麼?

你適合什麼?

如果你連自己要什麼都不知道,

可能出社會只是在重複大學時期那種半迷茫的腳步。

 

 


回憶過往經驗,對照社會新鮮人人生

覺得有趣~很多事物都是有跡可循的

 

 

過去三年的你造就現在的你;

現在的你造就未來三年後的自己。

 

 

接著,幾年後,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arrow
arrow

    LTT8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