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適合文字學習、有的人適合視覺學習

有的人適合圖表學習、有的人適合實作學習

不管你是哪種學習方式

在大學時期最好找到自己究竟適合怎樣的模式並培養閱讀的習慣


因為大量閱讀的關係

學生時代的每學期我都會規定自己要閱讀40 ~ 60本書

相當於一個月閱讀量為 10 ~ 20 本左右

很多人都會訝異...要怎樣才能大量閱讀且融會貫通

這裡要分享我個人的閱讀方式:


先說說個人的怪癖
基本上,我的書都是裝好書套並且不外借的,就算要借也是盡量當場看完
(因為曾有借出後書沒回來的案例...所以怕了)



我的閱讀習慣是,第一遍快速閱讀抓重點,如果有值得讀的點就看那些;
第二遍閱讀並畫重點,把重點以外的例子、個案、觸摸到內心深處的文字畫起來;
第三遍閱讀在當頁面總結一句話
那句話可能是這頁面的重點統整、可能是我提出的一個問題、可能是我的一個感受。



基本上_副本.jpg 

每一頁都有總結,以及自己的問題、解決的方法、採取的行動
最後,在每一章節總結
最終目的是看完一本書,用一句話總結「整本書」
並提出自己的問題,以及個人後續的思考行動



默默地閱讀著就到了一個境界:
哪個句子會出現在第幾頁,左邊還是右邊都會莫名地自己就記起來
而我是一個自認記憶力很差的人...
可想而知,讀到最後很多觀念不是像考試一樣死背
而是真正地進入到腦袋,化為行動變為自己的一部分
有時,跟人對話都會默默地引用到書中的統計資料、他人的觀點、自己的想法等等。



讀一本好書,就像花了 300 塊去買一個人經歷十幾二十年的經驗、智慧、思考
每天,都在書中跟這些智者對話,真的很暢快人心 (๑•̀ㅂ•́)و✧


arrow
arrow

    LTT8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