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四年前高中老師曾跟我說:
「金門大學的學歷未來十年後會很值錢。」

當下覺得疑惑但現在想起來卻只覺得好笑跟無奈 ...

好笑什麼?無奈什麼?

其實學歷這東西說到底只會用在兩個地方:
一、找第一份工作的時候

二、當你成名的時候。



而你卻在乎短短四年那張「紙」能有多少價值

而不是短短四年「你」能多有價值?



當你有一份工作、兩份工作、三份工作後...
經歷會越來越重

學歷的價值「相對變低」

而當你成名後,也才會有人們開始挖掘你的生平事蹟跟各種背景

說到底,學校是個學習的地方,但不是只有在學校才能學習


畢業.jpg 



大學四年,多少是一個人最清閒最沒有家累的四年

你可以有比國高中更多的時間探索自己

尋找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做自己一直想做卻沒做的事

也可以培養一個適合自己且終身有用的閱讀習慣和運動習慣

也可以學習組織一個社團,享受投入沒有利益糾紛只有單純目標導向的群體

也可以打工負擔自己的開銷,體會賺錢生活的不易

更可以在比社會單純的環境下學習愛人、與人相處



四年,能讓一個人成長許多

也能讓一個人改變許多

而你專注在學歷有價值幹嘛呢?

你先想想怎樣讓自己變得有價值吧!



學歷的價值也是來自四年累積的自己

而不只是來自那一張紙



不管你身在哪個學校、哪間公司都一樣。
不要只想著拿學歷、拿公司名稱來遮蓋自己。



想想,把學歷跟公司名稱拿掉後,你還剩下什麼?


arrow
arrow

    LTT8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